×

*本节注释中的经文以加粗字体来标注。

传道书 10:12-15 解释

Verses covered in this passage:

  • 传道书 10:12
  • 传道书 10:13
  • 传道书 10:14
  • 传道书 10:15

不论他们怎么想,也没有人知道未来。愚昧人回避产业,认为他们可以操控环境,使空气中弥漫着许多言语—这一切引向的是狂妄和困乏。

所罗门继续智慧和愚昧的对比。智慧人的口说出恩言—译为的词是 “hen”,意思是 “恩典”。智慧人的言语使他周围的人获益。这可能意味着他所说的是正面言辞,可能包括建设性建议,以寻求帮助他人。无论是哪种情况,它都是外向聚焦,为他人寻求最好的。

相比之下,愚昧人的嘴吞灭自己智慧人的口建造他人,愚昧人的言语却是自我毁灭。愚昧人的意图可能是要摧毁他周围的人,可是结果却是自我毁灭。

愚昧人口中的言语起头是愚昧;末尾是奸恶的狂妄奸恶的狂妄可能指的是追求犯罪而带来的不利后果。我们寻求脱离约束的自由,以追求自己的欲望,最终却沦为成瘾的奴隶。我们试图通过从他人那里获取认可来寻求名声,以至于作为上级的我们,表现得却像似他们的弄臣或奴隶。

愚昧人试图用语量来弥补自己言语上的愚蠢,他多有言语智慧人只说需要说的;愚昧人只是不断地在说,依样复述着相同的谬误,从不学习或长进。可以预期的是:愚昧人会以确定的语气宣布一些他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的事情。

所罗门先前强调过合宜计划和准备的重要性,为要获取最大化的利润或益处,但是拥抱人却不知将来有什么事的现实也同样重要。愚昧人可能会假装知道,但智慧的计划者会意识到他的计划只是一个计划,在遇到所发生的现实时需要做出改变。所罗门反问道:他身后的事谁能告诉他呢?所暗示的答案是 “没有人”。

新约雅各书说过类似的话。雅各书 4:13-16 说:

“嗐!你们有话说:‘今天明天我们要往某城里去,在那里住一年,做买卖得利。’其实明天如何,你们还不知道。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你们只当说:‘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做这事,或做那事。’现今你们竟以张狂夸口;凡这样夸口都是恶的。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

或许雅各是从所罗门那里学到的这一原则。计划是智慧之举,但认为我们知道未来就是高傲。计划是合宜之举,却要以开放的态度来坚持自己的计划,意识到神知道未来,而我们不知道。

智慧人合宜地计划,且勤劳地行动。但是,凡愚人,他的劳碌使自己困乏,因为连进城的路,他也不知道。译为劳碌的词是 “amal” 是令人厌烦的劳苦。劳碌使众人困乏,尤其是使愚昧人困乏。所罗门用一个例证来告诉我们,劳碌是如何使愚昧人困乏的。劳碌使他困乏到连进城的路,不知道

显然,这一例证似乎旨在显示劳碌所带给愚昧人的极大困乏。但是,对我们而言,该例证可能比直接陈述更难理解。或许,愚昧人连进城的路不知道的事实,意味着愚昧人太困乏了,以至于他失去了判断力、晕眩、无法判断方位。

愚昧人并不做合宜的计划。他们要么完全不做准备,要么准备时好像自己实际上已经预知未来了。愚昧人并不尊荣勤奋, 反之他们对勤奋过敏,无法不松懈地努力工作。然而,有一件事愚昧人却不厌其烦地在做,那就是使空气中弥漫着言语。

传道书 10:12-15 智慧人的口说出恩言;愚昧人的嘴吞灭自己。13他口中的言语起头是愚昧;他话的末尾是奸恶的狂妄。14愚昧人多有言语,人却不知将来有什么事;他身后的事谁能告诉他呢?15凡愚人,他的劳碌使自己困乏,因为连进城的路,他也不知道。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罗马书 1:2-4 解释

    保罗正在确立福音的事实:耶稣是旧约所应许的,是大卫的子孙,是神也是人,且从死里复活。......
  • 马太福音 4:5-7 解释

    在第二个试探中,魔鬼带耶稣上到耶路撒冷圣殿的顶端,告诉他跳下去。魔鬼主张说,这样就可以公开宣告耶稣具有神性的弥赛亚身份。魔鬼使用经文来试图欺骗耶稣。耶稣则用申命记的另一节经文拒绝了试探。......
  • 出埃及记 34:29-35 解释

    在耶和华面前这么久之后,摩西回到以色列当中,手里拿着两块法版。当以色列人看到他的时候,他们就害怕,因为摩西的脸发光。所以,当摩西在不向百姓陈述耶和华的话语时,就用帕子蒙上脸;等他进到耶和华面前或向百姓宣告耶和华的话语时,就揭开帕子。......
  • 出埃及记 33:18-23 解释

    摩西需要一个可见的迹象来确定耶和华所应许的同在,因此求神显明祂自己。耶和华答应了他,允许摩西看祂的背,而非祂的面。......
  • 出埃及记 32:11-14 解释

    摩西为百姓代求,努力说服神不要毁灭他们。他申诉了耶和华保护以色列的作为和祂对亚伯拉罕的爱,也提议说,其它民族可能会误解神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