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最有价值的,却不会引起人类精准可靠的认可;它也无法控制环境。
现在,所罗门转向了一个比喻,从中我们能够获取一些教训,包括当时的机会之观点和角度 (传道书 9:11)。
这个故事比较直接,它前面的经节有多种关联。所罗门的故事以有一小城开始。这一小城有大君王来攻击,修筑营垒,将城围困。正常情况下,你会期待大君王击败人数稀少的小城。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智慧救了那城脱离大君王的攻击。救了那城的智慧来自一个出乎意料的源头,是一个贫穷人。贫穷人通常是被人藐视,他的话也无人听从。对于大君王而言,他被击败可能只是当时的机会突然临到。这大君王很有可能不知道是贫穷人的智慧将他击败。事实上,甚至在这被拯救的小城里,也没有人记念那穷人。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他们被拯救也只是一个当时的机会。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人类主体实际上就是拯救的源头,一个出乎意料的源头,一个贫穷的智慧人。所罗门从中总结了一个原则:智慧胜过勇力。但是,所罗门也很快地承认智慧经常不被听从。人们倾向于根据他人的身份,而非根据他们的智慧来决定听谁的,因此,那贫穷人的智慧被人藐视,他的话也无人听从。
所罗门断言:虽然那贫穷人的智慧被人藐视,他的话也无人听从,智慧的价值依然高过勇力。在这个例子中的争战并没有被有能力的人赢取 (见传道书 9:11),而是被智慧的贫穷人所赢取。对于这个故事中的大多数人而言,由于当时的机会,出现了一件不寻常的事件,而事实上他们只是对他们当中的伟大资源视而不见——贫穷的智慧人。
这个故事说明了我们角度的极端局限性,并且进一步说明了所罗门的重要观点,即我们无法通过人类的理性和经验来获取全面的了解。然而, 这个故事也说明了即或是那些无名之辈或不被记念之人的智慧之举,也可能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传道书 9:13-16 我见日光之下有一样智慧,据我看乃是广大,14就是有一小城,其中的人数稀少,有大君王来攻击,修筑营垒,将城围困。15城中有一个贫穷的智慧人,他用智慧救了那城,却没有人记念那穷人。16我就说,智慧胜过勇力;然而那贫穷人的智慧被人藐视,他的话也无人听从。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罗马书 3:24-25 解释
我们因信基督白白地称义,而且我们因信得着恩典为礼物。...... -
罗马书 7:9-12 解释
律法是完美的,但我们不是。因此,律法非常清楚地显明了我们的不完美性和罪性。因为律法是完美的,而我们是有罪的,所以我们无法遵守律法。...... -
出埃及记 20:17 解释
第十条诫命是不要渴望或贪恋他人之物。...... -
出埃及记 4:13-17 解释
摩西的第五个异议可以用 “找别人” 作为总结。尽管耶和华应许按照祂所告诉摩西的所作所为与他同在,他依然拒绝祂。耶和华向摩西发怒,但即或如此,祂依然满有恩典地通过他哥哥亚伦的形式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
传道书 7:15-18 解释
寻求平衡和谦卑有助于我们减少犯罪率,且以智慧管理我们的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