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了耶稣基督的家谱之后,马太解释说他将其分为三组,每组各为十四代。在犹太传统中,数字十四与大卫王相关。
这一家谱记录在福音书中没有明显的对应记载。
仔细观察马太从亚伯拉罕到弥赛亚基督的历代分段,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并非是按时间平均分配的。比如,亚伯拉罕到大卫之间的十四代大约 1000 年,而从大卫作王到迁至巴比伦的十四代大约是 800 年。从迁至巴比伦的时候到基督的十四代大约 600 年。
马太的目的显然不是要提及耶稣家谱中每一个人的名字,也不是要将其划分为相同的时间段。他的家谱记载是按着犹太历史中关键事件的重要性,以及确立耶稣身份的象征性含义来组织的。耶稣是亚伯拉罕的子孙,是要祝福万国的。耶稣是大卫的后代,是永不终止之国度的合法君王。耶稣是弥赛亚基督,来拯救、复兴和救赎他生活在被罪所掳中的百姓。自从迁至巴比伦以来,以色列民族就没有了统治的君王。现在弥赛亚基督已经来了,为要复兴这国度,但其方式并非人们所期待的。
为什么有三个十四代呢?
马太的划分有许多西方思想中几乎无法看到的意义。犹太文学并没有独特的符号来代表数字,比如我们文化中所使用的罗马数字或阿拉伯数字。相反,他们将具体的数值分配给他们字母表中的不同字母。这种做法叫做 “希伯来文字母代码”,是古犹太文化中的常见做法。
在马太福音基督家谱中的中心人物是大卫王。大卫的名字在希伯来文中由三个字母组成:“Dalet、Waw、Dalet”,这三个字母加起来的数值是十四 (四 + 六 + 四)。马太将其划分为三个十四代,强调了耶稣在明确的犹太背景下的大卫王血统。马太在向他的犹太听众强调,耶稣是大卫的后嗣,是犹太人合法的君王。
马太福音 1:17 这样,从亚伯拉罕到大卫共有十四代;从大卫到迁至巴比伦的时候也有十四代;从迁至巴比伦的时候到基督又有十四代。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罗马书 1:8-10 解释
罗马信徒的信心被整个世界所谈论;保罗为他们的信心感谢神,不断地为他们祷告;他还没有见过这些信徒,但期待与之谋面。...... -
马太福音 6:5-6 解释
耶稣教导说,在暗中向父祷告,并得到祂的赏赐,要比以故意让人看见、被他们视为圣洁的方式祷告更好。...... -
罗马书 13:3-5 解释
政府旨在制定法律惩治恶行。如果我们想要在自己的国家感受安全,就当顺从法律。政府的工作是为代替神施行公正。如果我们违背法律,就应当感到担忧。我们当顺从自己国家的法律,以逃避刑罚,并保持良心无愧。...... -
出埃及记 29:38-46 解释
讨论从祭司的承接圣职礼仪转向了每日当献的祭物,即当献什么,何时献上。耶和华强调了这些日常燔祭的重要性,并祂要住在百姓中间与之团契相交的回应。...... -
出埃及记 20:4-6 解释
第二条诫命禁止制造偶像或代表自然的物体来敬拜。那拒绝祂的人,耶和华必审判;但那爱祂、顺服祂的人,祂必要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