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节注释中的经文以加粗字体来标注。

马太福音 5:25-26 解释

Verses covered in this passage:

  • 马太福音 5:25
  • 马太福音 5:26

和好不仅对你的弟兄很重要,对与你发生争执的人也很重要。迅速解决错误可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

 

这一教导的对应记载是在路加福音 12:57-59。

耶稣分享了地上关系的第二个例子。他不再讨论圣殿坛上的献祭,而是把场景转移到法庭之上。在这个例子中,不是弟兄,而是在争执中告你的对头。在他的例子中有四个人:告你的对头审判官衙役。这个例子清楚地表明,有罪是没有争议的,因为你知道你得罪了你的对头

耶稣提出一个清楚的命令。他说,赶紧与他 (你的对头) 和息 (和好)。他告诉他的门徒,要在你同告你的对头还在路上的时候就这么做。你同告你的对头一起指的是 “现在”;还在路上指的是去往受审的路上。不要等到之后,不要等到受审的时候,要有紧迫感地进行赔偿。

这适用于我们现在的生活。尽可能地寻求和谐和解决总比 “去法庭” 要好。在这个故事中,显然我们是有罪的;耶稣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站在审判官面前受审,就要被下在监里。因此,我们上法庭的理由是要避免偿还所欠的债务,试图推卸我们的责任。耶稣劝诫说要承担责任,迅速纠正错误。

耶稣给出两个选项。我们可以与我们的对头和息,通过纠正我们得罪他的错误而与他和好。如果我们选择这一选项,就避免了法庭的负面结果。

另一个选项就是选择现在不与我们的对头和解,无视我们得罪他的错误,但正义依然是不可避免的。当我们受审时,当审判官认定我们有罪时,他会将我们交付衙役,我们就会被下在监里。如果我们被关在显然是欠债人的监里时,耶稣用他的神权警告说,我实在告诉你,若有一文所欠之钱没有还清,我们就断不能从那里出来

选择第一选项,并偿还我们所欠的债,远比试图逃避付款,并在事后得知审判官的判决要好。遵循天国建议的关键是真实客观地看待我们自己的行为,尤其是我们犯错之时。人类非常擅长自我辩解。在此,顺从耶稣的命令需要客观地看待自己。另一个关键是对我们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我们无法在责备他人的同时遵循这一命令。

这一教导也适用于审判之日。我们都参加另一场审判的路上,那就是基督台前的审判 (哥林多后书 5:10),在那里我们要将我们所做、所说和内心所藏的都陈明。显然,我们要为自己知道所犯下的错付上代价,包括我们所记得却没有行动的事情。主祷文会让我们优先解决我们欠他人的债。约翰一书 1:9 告诉我们,要在神面前承认我们的罪,祂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正如门徒只需要洗脚就洁净了一样,耶稣也会 “洁净我们所有的不义”。如果我们现在承认自己的罪,就会避免从审判官而来的负面后果。

很显然,最好是现在寻求赔偿,避免当我们站在神前受审时偿还我们的过失 (哥林多前书 3:11-15)。

当我们思考这段经文和前面的经文时 (马太福音 5:21-24),就看到义 (和谐) 适用于我们外在对诫命的顺服  (不可杀人),也适用于我们内在的顺服 (不可动怒)。我们也看到,我们如何对待他人影响我们与他人现有的相交,也影响我们与神的相交,以及我们将来在审判之日的国度前景。

马太福音 5:25-26 你同告你的对头还在路上,就赶紧与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给审判官,审判官交付衙役,你就下在监里了。26我实在告诉你,若有一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出埃及记 4:1-9 解释

    摩西的第三个异议涉及以色列人的不信。“他们若不相信我呢?” 似乎是问题的所在。耶和华以三个神迹作以回答。......
  • 诗篇8:1 解释

    大卫王赞美神,就是那位存在的本质和万物的主宰。......
  • 罗马书 8:31-35 解释

    因耶稣的献祭和我们对该献祭的信心,没有任何事能将我们与神的爱隔绝。天父足够爱我们,以至于祂让自己的儿子为我们而死,显然希望我们拥有最终和永远的满足。祂希望将 “一切” 赐给我们。世界无法正确地判断我们当如何生活;只有那爱我们的神可以。......
  • 出埃及记 36:1-7 解释

    第 36 章的前七节继续了 35 章有关以撒列和亚何利亚伯工作的部分。他们开始了帐幕的建造工程,但与此同时,百姓仍然继续将他们的礼物带来。所带来给摩西的材料太多,以致最后他要劝诫百姓不要再带礼物来了。......
  • 出埃及记 8:16-19 解释

    第三灾并没有提前预告,是直接出现的;没有摩西和法老间的对话,也没有关于它来临的任何警告。这一灾涉及大量的虱子,给人类和动物都带来痛苦。当亚伦击打尘土时,瘟疫就开始了。埃及的术士无法复制这一瘟疫。尽管如此,法老的心依然刚硬,正如耶和华所预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