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节注释中的经文以加粗字体来标注。

马太福音 6:34 解释

耶稣在不要忧虑的事上又添加了一件,劝诫他的门徒们不要为将来忧虑。我们无法控制未来。我们的注意力应当放在现今的忠心之上,这是我们唯一可以信任或行动的时间。

 

这一教导的对应记载是在路加福音 12:32。

在本章,耶稣一直在讨论内心的动机,这些内在的动机驱动着我们的外在行为,而这些行为是他人可见的。基督想要我们拥有可以溢入我们外在行为之中的内在和谐和公义。我们在天上的父并不认可虚假的义行;祂并不认可假冒伪善的表演,假装为义,为要获取他人的赞美。

耶稣以赏赐的动机作为本章的开场,“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 (马太福音 6:1)。

在本章的结尾,他以忧虑的动机做了总结: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当基督命令他的门徒不要为明天忧虑时,他并未具体指他们应当避免哪些忧虑。之前,他具体指出哪些是他们不要忧虑的,他们不要忧虑自己的物质需要得不到满足。诸如,“我会有足够的食物吗?我会有水可喝吗?我会有漂亮的衣服穿吗?”

在这里,耶稣并没有这么明确。他的命令当然包括这些物质上的忧虑,但它并不限于这些忧虑。这个命令有更广的范畴。这里的命令不要为明天忧虑,是对不要为将来任何的事情忧虑的命令,是不要为未知忧虑的命令。耶稣希望他的门徒不要因自己对并未发生之事忧虑而偏离。未来并不存在,它只是我们自我创造的想象世界。耶稣希望他的门徒在现今积极主动,想要他们充满信心且凭信行事。如果他们为明天忧虑,就无法参与当下。

当耶稣提出门徒不应为物质需要忧虑的原因时,他的安慰是基于天父是慈爱和良善的、有能力丰富供应、完全知道他们处境的基础之上。虽然这些事情在这个普遍命令中依然真实且适用,但耶稣也给出一个不同的推理,来解释为什么他们为明天忧虑

耶稣说,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换言之,让明天为自己忧虑吧。现在的压力并不能解决明天的问题,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这一点并不是神允许为今天的麻烦忧虑或压抑。相反,它是在说,“动起来,做你今天该做的事情”。现在有许多事情要做。神的近了,要有信心看到它,并要通过顺服国度君王的命令来优它。这样,门徒就会找到他的义,并获取完整的赏赐。实践信心的唯一时间就是现在,今天。明天不能采取任何行动。当明天来时,就是今天

不要错失神的国。它经常在两方面被错失:第一,通过外在表现虚假的义行来寻求错误的赏赐 (从人而来),而不是通过发自内心真正溢出他的义来寻求正确的赏赐 (从你们在天上的父而来),因此错失;第二,因为忧虑而错失,是通过花费精力忧虑我们的生活,为未来倍感压力,而不是在当下使用我们的精力凭信行事。为了求他的国和他的义,我们必须采取顺服的行动。我们只能在当下采取行动。耶稣所提供的国度并不遥远,或在久远的未来。它是永恒的,是现在的。要么错失,要么每天都能找到。

马太福音 6:34 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马太福音 10:17-20 解释

    当耶稣预备他的门徒做他们即将要承担的使命时,他预言了因他的缘故将会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并应许当他们面临迫害时,神的灵会与他们同在,会透过他们说话。他也告诉他们,他们会将福音带给外邦人。......
  • 加拉太书6:1-2 解释

    成熟且属灵的信徒应当以温柔的方式带领有罪的信徒远离罪。每个人都应当远离诱惑。耶稣要我们彼此关心。......
  • 罗马书 1:2-4 解释

    保罗正在确立福音的事实:耶稣是旧约所应许的,是大卫的子孙,是神也是人,且从死里复活。......
  • 出埃及记 39:2-7 解释

    制作以弗得。它是大祭司服饰中的特殊物品,由第一节所描述的材质而做,其中加入了捻的细麻,以及金线和红玛瑙作为装饰。以弗得的设计记载在出埃及记 28:6-14。......
  • 传道书 2:18-23 解释

    所罗门考察他遗产的命运和他辛勤劳碌的内在价值,并且绝望,因为他要将所有的一切都留给那最终会挥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