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节注释中的经文以加粗字体来标注。

罗马书 1:28-31 解释

Verses covered in this passage:

  • 罗马书 1:28
  • 罗马书 1:29
  • 罗马书 1:30
  • 罗马书 1:31

最终,当人们持续犯罪,并坚持自己的认知为最好时,神会任凭他们邪僻的心。这就会导致无法分别善恶,且完全关注于 “我自己” 的思想。

在本章,神的审判或忿怒来自于三件 “任凭” 事件。这里是第三个,且是增加审判过程中的最后阶段。它是神愤怒的最后阶段:神决定挪除祂的保护,藉着任凭我们存邪僻的心,允许我们经历自己所渴望的全部后果。最糟糕的后果之一很可能就是我们的罪性得以控制我们。

注意,在这里我们所放弃的是对神的认知/认识,而我们所存留的是没有根基、没有道德中心、除 “我” 之外也没有其它基底的思想/心。一个没有合理行为根基的心思可以向任何行为敞开。这里的希腊文单词所表明的是一颗无法分别善恶的心。一旦我们失去了神所提供的道德之锚,就变成了欲望的奴隶,这欲望将我们引向灭亡,利用我们的思想和心思,为自己的行为找寻合理的理由。我们就失去了自己的 “基底”。如今,我们就是罪性的奴隶,并没有良善。

在接下来经节的清单中,保罗描绘了一幅很好的画面,是当人把所有的努力都专注于 “我自己”,把 “我自己” 当作一切事物之中心时的样子。事实证明,当我们的思想只专注于 “自我” 时,就变成了人们可能会害怕,但无人喜欢的那种人。

现在,保罗扩展了我们的罪行清单,就是当我们以自我,而非神为根基时的罪行。神通过挪除祂的保护来倾倒祂的忿怒,因此我们就失去了自己的 “基底”,拥有了一颗 “邪僻的心” (1:28),就导致了清单上的各种行为。没有人希望被这些行为所描述,也没有人愿意与这样的人交往。甚至那些邪恶的人也会花费大量的资源来为自己辩护 (或声称世界上没有邪恶这类东西)。

这是一个自然过程。如果我们以自我为自己的 “基底” —如果满足欲望是我们所追求的主要目标,那么贪婪当然会成为我们生活的特征。如果贪婪在我们邪僻的心中成为正当表现,欺骗、说谎,或达到自我欲望的迫使感也当然会自然而然地随之而来。接下来,凡拦阻我们的,我们必与之争吵,且向他们满有恶意。最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会毁灭那个阻碍我们欲望得到满足的人,这就是凶杀背后的根本性态度。

以性犯罪开始之后,保罗扩展这一清单,就是当我们以自我,而非神为基底或根基时,所导致的罪恶行为清单。除了自我为根基之心所欣然接受的贪婪、背叛、凶杀之特征外 (1:29),保罗还描述了一组普遍的特征,这些特征会削弱任何与 “自我” 竞争的权利,使其成为我们的终极权柄。违背父母是推翻权柄的根源;傲慢捏造恶事是拒绝道德权柄的典型方式。

捏造恶事/诽谤是故意破坏任何个人形象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来诋毁那可能威胁到站在一切事物中心的 “我自己” 的任何个体。在他的著作中,C.S. 路易斯极好地说明了罪恶行为的最终结果就是孤独。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在行这些行为,以寻求他人关注自己,那么最终的结果肯定是每个人都落入在自己的世界中。当我们走自己的路,而非在造物主面前谦卑自己时,我们所坚持的是多么可悲的状态啊!这一些列行为清单其实是神所憎恶的行为。

神所任凭其放纵道德基础之人的定义性特征清单仍在继续,这些行为使人不可能与他人建立任何有效的关系。当我们的思想是 “低劣” 的 (1:30),且只寻求自我定位时,就会失去共情的能力,或无法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事情。这样的话,我们就没有了鉴别力,也就没有了信誉。这是可预期的,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拒绝了 “有一种独立于我们观点或看法之外的正确或真实方法” 的概念。因此,我们总是在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不愿意降服于 “有对的事情要做” 的观念和想法 (这是使人变得可信的东西)。

同样,因为真爱是为他人寻求最佳利益,而怜悯是给予对他人认同和同情/共情的基础之上,所以低劣的自我寻求的思想对两者都是没有任何基础的。当我们转向自我,将其作为自己的道德基础时,就远离了爱、信任和怜悯。

罗马书 1:28-31 他们既然故意不认识神,神就任凭他们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29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贪婪、恶毒;满心是嫉妒、凶杀、争竞、诡诈、毒恨;30又是谗毁的、背后说人的、怨恨神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夸的、捏造恶事的、违背父母的、31无知的、背约的、无亲情的、不怜悯人的。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利未记18:5 解释

    通过定义什么是对和错,神的律法展示给我们一条与神和人类同伴和谐共处的理想之道。作为我们的造物主,神比任何人都知道这一点。在宣告祂的道路时,祂在给我们显明终极最佳利益之道。......
  • 罗马书 15:20-22 解释

    保罗优先考虑他的旅程,好能够将福音传给不认识基督的人。他再一次解释说,他还未拜访罗马的信徒,是因为他一直在向未听过福音的人传福音。......
  • 罗马书 12:14-16 解释

    因信靠神而有的和谐生活是祝福我们的仇敌;是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同情他人;是合一,不高举自己。若只为自己活,就违背了神对我们生命的设计,因我们被造是要与他人和睦相处。......
  • 出埃及记 8:20-32 解释

    8:20 开始了第二轮灾祸。这一轮的第一个瘟疫,就是第四灾 (8:20-32) 涉及了苍蝇的侵扰。正如在第一灾里一样,摩西亚伦在法老去尼罗河沐浴时面见他。耶和华吩咐法老释放以色列人,并威胁他说,如果他不遵从的话,会另一个瘟疫临到。以色列人并没有受这一次灾害的影响,但埃及的其它地方都被其摧毁。法老召摩西和亚伦,告诉他们去为耶和华献祭。摩西回绝了这个提议,因为以色列人献祭的性质会冒犯埃及人,因此以色列人会有生命危险。摩西也告诉法老,他会恳求耶和华除掉苍蝇对全地的袭击。他也警告法老不要像上一次瘟疫中一样食言。耶和华把所有苍蝇都除掉,但法老的心再次刚硬,并没有释放以色列人。......
  • 传道书 9:1-2 解释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命运—死亡。我们生命中所做的一切都在神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