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节注释中的经文以加粗字体来标注。

罗马书 10:1-4 解释

Verses covered in this passage:

  • 罗马书 10:1
  • 罗马书 10:2
  • 罗马书 10:3
  • 罗马书 10:4

保罗重申,他在乎以色列人的救恩。犹太人热心于神,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他们是靠自己的规条而行。他们无视神,且营造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罗马书的 9、10、11 章中,保罗表达了他对神的选民以色列人的关注。保罗自己就是犹太人,且热诚地希望以色列人能得救。他心里所愿的,向神所求的,是要以色列人得救。他写这封书信是要反驳与之竞争的犹太 “权威” 的毁谤,因为他们宣称,既然保罗宣讲恩典,那么他就是说,活在犯罪习惯中就是在荣耀神。这些与之竞争的权威争论说,神希望我们按着旧约的律法而活,但保罗可以证明,他们向神有热心,但不是按着真知识。保罗谴责这种描述为毁谤,并坚持神希望我们生活的方式是靠着对祂的信心。保罗已经证实,带来义的一直以来都是对神的信心 (正确、和谐的生活),这一直可以追溯到律法写成以先数百年前的亚伯拉罕。因为不知道神的义,想要立自己的义,就不服神的义了,而是藉着寻求遵行律法而获取义。然而,在称义上不再需要律法了,因为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

保罗现在所要回应的问题可以在罗马书 9:14 找到,他预计罗马与之竞争的犹太 “权威” 会宣称,如果耶稣的恩典否决了律法,那么神就违背了祂对以色列的应许。保罗预计这些异议者会总结说,“所以,你是说,以色列被抛弃了?因此,神就与她永远断绝了。” 与之竞争的 “权威” 争辩说,如果像保罗所教导的一样,耶稣为信徒终结了律法,那么神的应许也必须被搁置抛弃了。

保罗回辩说,恰恰相反。耶稣已经为凡信他的人建立了真正的义。外邦人 (罗马信徒) 拥有义,但这些攻击他们的与之竞争的犹太 “权威” 却没有。为什么?因为他们并不寻求藉着信心的义。绊脚石 (相信基督) 使他们跌倒 (罗马书 9:32)。

保罗宣告说,犹太人拥有对神的热心热心 (希腊文:zelos) 意思是一种强烈的热情或激情,但他们的热心是由自己的生活构想所表现的。以色列人的热心并没有带领他们顺服神,而是使自己称义。神的义 (按神所计划的而活,和谐地生活) 来自信靠神,引向发自内心对神的顺服。神将律法赐给犹太人,好让他们看到自己依靠和信靠神的需求 (加拉太书 3:24,25)。而且正如保罗在罗马书 8:4 所说,律法的成就不是藉着制造规条,而是藉着在圣灵里凭信行事。

保罗在给罗马信徒的书信中已经非常清楚地表明,因信得生,而且如神所愿地和谐生活 (义) 来自藉着信顺服圣灵。我们被赐予了新生命,是因基督的复活而成就的。基督赐给我们新生命。以色列人却拒绝基督和他的福音,依附于律法,这使保罗忧愁,因为这一点使他们远离在神前的称义,并成为基督的样式。

在加拉太书 2:21,保罗总结说,如果律法带来义,那基督的死就没有必要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律法带来的是更多的罪,因为人无力顺服 (罗马书 5:20)。在第 4 节保罗说,对信的人而言,基督是律法的总结。律法已经结束,不再有效益了,因为信徒现在拥有基督。每个相信的人都在神眼中被称为义;透过基督,我们终于可以开启神预设我们的生活方式。这方式是通过相信神在旧约中对亚伯拉罕的应许,是通过相信在新约中耶稣基督为信徒的死和复活。然后,当我们凭信生活时,律法就成就了。

罗马书 10:1-4 弟兄们,我心里所愿的,向神所求的,是要以色列人得救。2我可以证明,他们向神有热心,但不是按着真知识;3因为不知道神的义,想要立自己的义,就不服神的义了。4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着义。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罗马书 15:7-11 解释

    虽然我们不配得这份恩典,但基督使我们在神面前蒙悦纳。鉴此,我们当按我们的本相彼此接纳,无论是外邦人还是犹太人。基督来到世上成为以色列人的仆人,为要证实神向祂的百姓信守应许,也给外邦人带来救恩。旧约有很多谈论外邦人赞美神的预言。......
  • 马太福音 2:3-6 解释

    博士们有关新生王的消息使希律和耶路撒冷合城的人都感到不安。这孩子是对希律权力的一个威胁。他召集了文士和祭司,要求他们告诉自己弥赛亚当生在何处。文士回答说,“在伯利恒”,并用先知弥迦的一则宣言来支持自己的回答。......
  • 罗马书 8:31-35 解释

    因耶稣的献祭和我们对该献祭的信心,没有任何事能将我们与神的爱隔绝。天父足够爱我们,以至于祂让自己的儿子为我们而死,显然希望我们拥有最终和永远的满足。祂希望将 “一切” 赐给我们。世界无法正确地判断我们当如何生活;只有那爱我们的神可以。......
  • 出埃及记 19:1-9 解释

    19 章开启了本书的新篇章。耶和华已经将祂百姓以色列从埃及救出,是时候该和他们立约了。到达挨近西奈山的旷野后,摩西上山朝见耶和华。耶和华将要在祂和以色列百姓间所立的约指示他。祂吩咐摩西告诉百姓记念祂救赎的作为,这样他们就作祂的百姓,并通过遵循神的吩咐,向其他民族作祭司的国度。摩西向支派领袖传达信息,他们再传给百姓。百姓回应说,他们要在凡事上顺服耶和华。因此,该协议就达成。摩西随后将这一信息转达耶和华,之后祂让摩西担任祂和百姓间的中保,而摩西也将祂的话传于百姓。......
  • 出埃及记 4:10-12 解释

    摩西的第四个异议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认为自己无法胜任神想让他做的事情。这一任务涉及一点言论,通常是在有权柄之人面前,比如法老和以色列长老们的面前。摩西引述了语言障碍的可能性。正是他对神胜过他语言问题之能力的错误观点导致他提出了这一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