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节注释中的经文以加粗字体来标注。

罗马书 11:1 解释

神并未弃绝以色列;作为以色列人和耶稣基督使徒的保罗就是这一事实的证据。

贯穿整本罗马书,保罗一直在回应与之竞争的犹太 “权威” 所提出的毁谤性指控。他们的争论是要撤销保罗的事工,他们的第一个指控旨在将他的教导描绘为疯狂 (罗马书 3:8)。这些权威争论说,既然保罗教导律法已经被离弃了,那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地犯罪了。保罗已经击败这一指控 (罗马书 6:1),显明耶稣为什么以及如何废掉律法,并赐予我们圣灵的能力,藉着凭信生活来实际地经历公义的生命。但是,保罗现在很可能是在回答反对他教导的后续论点,“如果律法已经被废掉,如果我们不在律法之下,就意味着以色列已经被遗弃。以色列不再有目的了。”

“所以,” 与之竞争的犹太 “权威” 可能会总结说,“在我们拥有了目前为止所有神与祂百姓 (犹太人) 交涉的历史之时,祂突然把这一切都推到了一边?看哪,这是保罗强调恩典和信心的教导是错误的另一个原因。” 在罗马书保罗数次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对他教导的误解,然后以 “断乎不是/不可/没有/不能” 来回应 (罗马书 3:4,6,31;罗马书 6:2,15;罗马书 7:7,13;罗马书 9:14)。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格式,所以现在很可能保罗依然在回答他的反对者。他问,神弃绝了他的百姓吗?正如其它反对一样,保罗立刻回答说:断乎没有!不,神并未弃绝祂的百姓。

神离弃他们了吗?并没有。如果是,就意味着祂也离弃了保罗,因他也是以色列人,亚伯拉罕的后裔,属便雅悯支派的。神预先知道祂的百姓,而且祂并未完成在他们身上的工 (11:2)。

罗马书 11:1 我且说,神弃绝了他的百姓吗?断乎没有!因为我也是以色列人,亚伯拉罕的后裔,属便雅悯支派的。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申命记1:16-18 解释

    摩西提醒百姓,他呼召审判官要以公平来执行法律程序,明白每一个审判都属于耶和华。......
  • 马太福音 5:3-10 解释

    耶稣以一种交叉对称的方式开始 “登山宝训”,其内容通常被称为 “八福”。为了描述他国度中的国民,耶稣重复使用了“有福了” (Makarios)一词,即一种完全的满足感。这些国民的核心特征是公义 (社会和谐) 和怜恤 (富有同情心的慷慨)。......
  • 诗篇8:3-5 解释

    当大卫观看神所创造的荣美和秩序时,令他震惊他的是神对人的关心,以及祂为什么要拣选比天使弱小的人来掌管全地。正是人子耶稣,因他过着完全顺服的人的生活,为此他继承了这样的荣耀和权柄。......
  • 罗马书 14:5-9 解释

    基督死而复活,成为我们生命的主。也许我们的生活方式有细微的不同,但无论我们做什么都要按我们的良心为主而做,而非为自己而做。......
  • 罗马书 8:1-4 解释

    神差派祂的儿子耶稣,作为祭物,将我们从罪和律法的定罪中释放出来。基督死后复活,恢复了我们与神的关系,拯救我们脱离永远的定罪。现在,我们已从地狱中被拯救出来,如果我们靠着圣灵的能力行事,也能从罪在世上的后果中获得拯救。我们无需承受罪的痛苦。虽然我们不在律法之下,但当我们藉着信心,凭着圣灵的能力,就成全了律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