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完成了他想要问候的罗马信徒名单,这些可能也是保罗的盟友,抵抗毁谤他恩典福音的与之竞争的犹太 “权威”。
鲁孚被称为在主蒙拣选的;他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保罗视鲁孚的母亲为自己的母亲,可能是出于她过去向他表示的友好和好客。我们对亚逊其土、弗勒干、黑米、八罗巴、黑马了解甚少。这些名字列在一起是因为他们的一些共同特征,可能都是一间教会的领袖,因为保罗提到与他们在一处的弟兄们。
有趣的是,尽管保罗从未拜访过罗马,但他认识许多罗马教会的人。由于罗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是当时世界的中心,所以保罗在旅程中遇到大批罗马移民也不足为奇。
保罗说问非罗罗古和犹利亚,尼利亚和他姊妹,同阿林巴并与他们在一处的众圣徒安,表明这些人很可能与罗马的另一间教会有关。保罗之后教导信徒,你们亲嘴问安,彼此务要圣洁。这 “圣洁之吻” 是基督里分享兄弟情分的一种习惯性动作。保罗以 “基督的众教会都问你们安” 结束了他的问安。
保罗列举了许多他个人认识的基督徒,并证明他们的美德和对神的忠心。每一个他问候的人都有一个成功的信仰故事。以拜尼土是亚细亚第一个皈依基督教的人,是保罗亲爱的朋友。马利亚被称为劳苦做工的人,耳巴奴、土非拿氏、土富撒氏、彼息氏也是如此。保罗对以拜尼土、暗伯利、士大古、彼息氏表达了深深的爱。保罗与这些圣徒有着丰富的过往,是由献身、受苦和彼此相爱构成的。安多尼古和犹尼亚曾与保罗一同坐监;他们被称为亲属,很可能是以色列同胞,而且他们因自己的事工被使徒们所尊重。希罗天也是保罗的亲属,是一位犹太同胞。
就像所有相信耶稣基督的人一样,这些人都是弟兄和圣徒。保罗认为这是一个团队成就。他在 12 章将教会描述为一个身体,为要显明公义生活的样子。耶稣是身体的头。所有的圣徒都是基督身体运作的榜样。所有的这些人都曾帮助保罗;他的事工受到他致谢的基督徒的支持。保罗在该书信中教导,基督徒当和睦相处,用爱彼此照顾。
保罗提到这些人很可能是为了进一步抵抗罗马与之竞争的犹太 “权威” 对他的毁谤 (罗马书 3:8)。保罗的福音和使徒的地位被这毁谤所质疑;在写这封信时,保罗尚未拜访过罗马教会 (罗马书 1:10),而且也不是每一个罗马信徒都认识保罗。所以,保罗通过提及这些他在罗马认识的人来结束他的书信,他们可以证实他的使徒身份。这些是在罗马社会享有很高声誉的人,他们可以为保罗担保。
如果正是这群在罗马的圣徒提醒保罗有诋毁恩典福音的毁谤发生,也不足为奇。也有可能是他们要求保罗帮助他们对抗与之竞争的犹太 “权威”,并要求他写这封书信武装他们,为信仰而战。若是如此,保罗通过列举他们并给予他们特别的赞赏,是将自己使徒的权柄赐予他们,从而使他们在为恩典福音对抗时,获得额外的可信度。
保罗在世界的其它地方也与这些人一起服事过。通过他们,罗马信徒可以更好地了解保罗的权柄和事工,因为保罗的教导已遭到毁谤和扭曲。
保罗也提到他所信任、敬仰和爱戴的人。这些人是信心和领导力的源头。保罗的话是鼓舞人心的,造就人的,并指出基督的身体和睦相处的样子,透过藉着信心合一顺服神来影响世界。
罗马书 16:13-16 又问在主蒙拣选的鲁孚和他母亲安;他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14又问亚逊其土、弗勒干、黑米、八罗巴、黑马,并与他们在一处的弟兄们安。15又问非罗罗古和犹利亚,尼利亚和他姊妹,同阿林巴并与他们在一处的众圣徒安。16你们亲嘴问安,彼此务要圣洁。基督的众教会都问你们安。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罗马书 14:10-12 解释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要向神负责。如果我们按基督里的自由行了任何伤害他人良心的事,这事就不值得做。不要轻看信心软弱的弟兄。我们个人的生活方式,或成或败,都会被神审判。...... -
加拉太书3:19-22 解释
由于律法与赐予和领受神的应许没有任何关系,保罗回答一个明显的问题:律法是为了什么呢?...... -
出埃及记 19:10-15 解释
在 10-15 节中,耶和华告诉摩西要使百姓“自洁”,为要预备他们设立盟约。这一过程包括洗衣服和尊重西奈山的界限。摩西按耶和华所吩咐的行了。第三天耶和华准备降临西奈山,为要与山前的百姓团契交通。...... -
传道书 8:16-17 解释
所罗门强调了这一真理,即完全的理解超越了人类所能掌握的范畴。我们可以察看和享受神的工作,但无法完全领悟。...... -
传道书 2:10-11 解释
所罗门哀叹他享乐的追求和成就并没有引致持久性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