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进一步引用旧约,重申我们都是罪人,离了神,无法行善。
保罗透过引用圣经 (就如经上所记),继续他在第 9 节的观点,即所有人都伏在罪恶之下。这节经文引自我们称为旧约的经文。它是保罗写罗马书时期的圣经。犹太人视它为神的话;显然,罗马外邦信徒也这样认为。
从 10 节到 18 节的这段经文来自诗篇和以赛亚书的不同章节。保罗并非在创造新的观点,即所有人都伏在罪恶之下的,因为大卫王和先知们在保罗时期的一千年前就说过了。“连一个也没有” 这句话很好地呼应了使徒保罗有关自己的陈述,就是他并不比这些毁谤他福音信息的假冒为善者强,我们都是在罪恶之下。这就是为什么恩典是关键,因为没有神的恩典,全人类都是迷失的。
保罗继续 10-18 节对诗篇和以赛亚书的引用,用圣经指出,不仅没有人单凭自己为义,也没有人明白,没有人寻求神。这些与保罗争论的犹太 “权威” 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们声称完全了解律法,是优秀的圣经教师 (罗马书 2:17-24),但实际上却与神和神的道相悖。
神创造了世界,以便人类可以寻求并找到祂;根据使徒行传 17:27,祂离我们很近,如果我们稍微寻求,就能寻见祂。可悲的是,虽然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也没有寻求祂。这就是为什么神吸引我们,为什么耶稣来为我们的缘故而死,也是为什么神赐我们祂的圣灵来定罪、使我们重生,并赐我们能力胜过试探的原因。
在 12 节,保罗继续他的观点,即他像其他人一样,完全无能力靠自己行善。保罗在此引用了诗篇 14 篇。有时,保罗对旧约圣经的引用与我们自己的译本不同。虽然含义不变,但我们习惯于认为,引语要完全一样;可是通常,像这里一样,并非完全相同。在这些例子中,保罗很可能只是简单地转述圣经,并没有改变其含义。
对这些引用中的不同之处,还有其它的一些可能性解释。Meturgeman (执行宗教仪的犹太领袖) 站着,不允许看书面文本,但他必须 (按记忆) 翻译讲员所说的内容,将希伯来文译为亚兰文。人们只懂亚兰文,所以他是人们口述传统的渠道。
口述传统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像保罗这样受过良好教育的圣经律法师,从十几岁就开始接受教育。他接触过七十士译本 (圣经的希腊文译本),主要是因为他讲希腊语,这是当时通用的语言。普通人无法接触到希伯来文,因为它的抄本很少;如果他们想要学希伯来文,就必须在犹太人的神学院 (Yeshiva) 的文士手下学习。保罗引用的可能是希伯来文或者是希伯来文圣经的希腊文译本 (有时称为七十士译本 LXX)。以他渊博的知识,保罗可能会在不同的时间使用两种语言中的任何一种,甚至是他自己的翻译。正如许多当代不同的译者会用不同的措辞,但不会改变其含义。
罗马书 3:10-12 就如经上所记:
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
11没有明白的;
没有寻求神的;
12都是偏离正路,
一同变为无用。
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马太福音 4:12-16 解释
为了暂时避免与耶路撒冷宗教领袖之间的麻烦,耶稣移到了加利利北部的迦百农,开始他的事工。马太指出,这应验了以赛亚的另一则预言。...... -
约拿书2:1 解释
约拿在鱼腹中向耶和华他的神祷告。...... -
马太福音 1:3下-4 解释
马太引用了法勒斯 (他生活在迁去埃及之前的迦南) 和拿顺 (他被列在出埃及的名单中) 之间的谱系,给出了一些名字,但多数名字都被删除。...... -
出埃及记 21:2-11 解释
约书的第一部分涉及如何对待男仆婢女 (或奴隶)。...... -
出埃及记 19:10-15 解释
在 10-15 节中,耶和华告诉摩西要使百姓“自洁”,为要预备他们设立盟约。这一过程包括洗衣服和尊重西奈山的界限。摩西按耶和华所吩咐的行了。第三天耶和华准备降临西奈山,为要与山前的百姓团契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