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节注释中的经文以加粗字体来标注。

罗马书 4:9-11 解释

Verses covered in this passage:

  • 罗马书 4:9
  • 罗马书 4:10
  • 罗马书 4:11

无论受割礼或未受割礼,罪可得赦免的祝福向所有人开放。受割礼或行善并不能使我们在神面前称义。保罗所说的是,亚伯拉罕被称为义是在受割礼之前,这表明割礼与他在神面前站立并无关系。

大卫王在诗篇中说,当人们被神赦免时,是有福的 (8-9 节),保罗也从诗篇中表明,赦罪完全是不配得的,因为每个人都在罪中 (罗马书 3:9-20)。保罗现在所提的问题是,“谁配得赦罪这一奇妙的祝福呢?这福气只给那些受割礼的人吗?还是给所有人的,也包括那些未受割礼之人在内?”

从耶稣那里获得权柄,向外邦人宣讲福音的使徒保罗 (罗马书 1:5-6) 和毁谤他信息的与之竞争的犹太 “权威” 之间所争论的关键是:割礼和与割礼有关的所有宗教活动是否是在神面前称义的必要条件。保罗现在已经证明,所有的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罗马书 3:23),包括那些受割礼之人在内。保罗也证明,神赦罪,只因祂的恩典,且因人相信祂。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神的恩典只向祂的选民以色列开放,还是神的恩典向所有人开放?保罗将再次聆听以色列之父、割礼的创立者、神的朋友,亚伯拉罕。亚伯拉罕被神赦免、称义,是因他在割礼之前就相信神的缘故。

保罗先前提到的创世记 15:6 的经文,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 (3 节)。在创世记 15 章的这一故事发生在以实玛利出生之前,而当神指示亚伯拉罕执行割礼,作为与神立约的记号时,以实玛利已经十三岁了 (创世记 17:25)。所以,很可能是神宣告亚伯拉罕为义的至少十五年之后,亚伯拉罕才受的割礼,当时他 99 岁 (创世记 17:24)。

那么,谁能得到神赦罪的祝福呢?谁的赦罪是本乎神的恩典,因着信呢?它只开放于那些受割礼之人,因此是神与亚伯拉罕之约的一部分吗?保罗明确地说,答案是:神本乎恩因着信的赦罪祝福也向未受割礼之人开放,因为很明显,神宣告亚伯拉罕在祂面前称义是因为他的信心,是在亚伯拉罕受割礼之前。

现在,保罗开始评论割礼的本质,宗教风俗和它所象征的活动。割礼从未使人在神面前称义。所有的其它宗教仪式或活动也是如此。割礼是一个已经发生之事的 “记号” (11 节)。在保罗时期,蜡印会封在卷轴的边上,以封住里面的内容,直到被指定的收件人将其打开。这封印记号并不构成新的内容;这封印是将书信专为收信人所设。

同样地,割礼并没有在神面前营造义,它只是一个纪念,一种提醒,提醒亚伯拉罕和他从以撒所生的后裔因神的应许而分别出来归于神。现在保罗要向祂的毁谤者介绍一个概念,与之竞争的犹太 “权威” 无疑会对此感到厌恶:亚伯拉罕是所有信神之人的父。法利赛人的观念认为,他们能接近神和神的应许,是源于他们与亚伯拉罕在肉体上的关系,生来就有亚伯拉罕为他们的父。这一点可以从施洗约翰在路加福音 3:8 的讲道中看出。在此,保罗宣称任何人都可以拥有与亚伯拉罕的一种联系,因为亚伯拉罕是所有相信之人的父。 保罗已经宣布,他的毁谤者,与之竞争的犹太 “权威” 是不义之人 (罗马书 2:17-24)。再来思考一下罗马书的主题经文:义人必因信得生 (罗马书 1:16-17)。保罗在此可能在暗示,这些毁谤者甚至并不是亚伯拉罕的合法子孙,因为他们并非因信得生,而亚伯拉罕是所有相信之人的父。正如保罗在罗马书 2:25 所说,与之竞争的犹太 “权威” 的割礼已经变成了未受割礼。

罗马书 4:9-11 如此看来,这福是单加给那受割礼的人吗?不也是加给那未受割礼的人吗?因我们所说,亚伯拉罕的信,就算为他的义,10是怎么算的呢?是在他受割礼的时候呢?是在他未受割礼的时候呢?不是在受割礼的时候,乃是在未受割礼的时候。11并且他受了割礼的记号,作他未受割礼的时候因信称义的印证,叫他作一切未受割礼而信之人的父,使他们也算为义;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出埃及记 15:14-18 解释

    诗歌的第三部分中,歌唱者庆祝救赎的结果。这不是隐藏的事。周边所有的国家都听说了。神被尊荣,周边的国家都敬畏他。神的主权统治得到了承认。......
  • 马太福音 1:11 解释

    在马太福音 1:11 中,马太继续耶稣的家谱,从大卫开始,一直延续到所罗门至耶哥尼雅的王位继承,耶哥尼雅的统治以巴比伦的掳掠告终。马太正在建立耶稣作为 “犹太王” 的凭据。他包括了耶稣宗系中从大卫王权到被掳期间有名的君王,但他并没有提到这一时期的每一位犹大君王。......
  • 出埃及记 38:9-20 解释

    帐幕和其所有的设置都已建好, 包括两件置于帐幕外的物品(燔祭坛和洗濯盆)在内。现在是时候建造院子了;院子要围绕帐幕和外院。 建造帐幕院子的具体指示是在出埃及记 27:9-19。 ......
  • 传道书 8:11-13 解释

    无论外表如何,邪恶的行为最终引向邪恶的结局。但是,对敬畏神的人而言,终将是美好。......
  • 传道书 2:18-23 解释

    所罗门考察他遗产的命运和他辛勤劳碌的内在价值,并且绝望,因为他要将所有的一切都留给那最终会挥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