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强调了一个现实,即我们有新的本性,可以行在其中——我们有选择活出基督复活生命的能力。我们应当有从罪获释 (向罪死),并为神而活 (在基督里向神活) 的心态。
基督的献祭给了我们信徒拒绝罪性,并在新生命中与耶稣相交的能力 (4 节)。这并不是说,基督徒没有罪,而是说因为我们与基督同死,现在有能力和机会过没有罪的正义生活。
重要的是要指出,在第 8 节说我们信必与他同活,这不是简单地说,当我们属世的身体死亡时,将与耶稣同在。保罗所写的是如何活在当下,如何凭信而活,公义地生活——正如这封信的主题经文罗马书 1:16-17 所说的一样。
保罗在这里解释的上下文是有关我们在新生命中行事的能力。当我们相信基督,并在神眼中称义时,我们也与基督同埋葬归入基督的死,然后在灵里与他同复活归入他的生。如今这是事实。我们现在可以如此活。第 10 节说,他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他活是向神活着。属灵改变的死亡部分已结束,现在基督向神而活。这就是在基督里的信徒当下可以活着,且当活着的方式。
这正是为什么保罗在 11 节说,“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耶稣是我们的榜样;他死了且复活了,现在他向神而活,所以我们基督徒也在属灵上 (向我们的罪性) 死了,且复活了,有能力选择顺服神,过着信心的生活(这让人想起罗马书的主题经文 1:16,17,义人必因信得生)。
保罗是要给罗马信徒一种心态,向他们显明一种思考在神面前新生命的方式:“向罪当看自己是死的”。本质上他是说,要永远记住,你们向罪是死的,但向神是活着的。你们不再必须犯罪,但有能力选择以公义的方式生活。这也是反对罗马与之竞争的犹太 “权威” 的毁谤,他们说保罗在教导犯罪是可以的 (罗马书 3:8),律法是带来义的载体。但保罗的教导恰恰相反。保罗的福音,他的 “好消息” 是在神面前,从罪的刑罚中获拯救,也从罪的能力中获拯救,因为我们藉着信得着了耶稣复活的大能。
保罗解释了基督徒所拥有的这一选择,以及为什么他们有选择的能力,并非因为律法,而是因耶稣复活的大能。我们可以犯罪吗?当然可以。我们会犯罪吗?当然会。如果我们会犯罪,恩典岂不更丰富吗?当然是。我们无法犯罪超越神的恩典。
曾经我们一直都有该选择,但现在我们被赋予了顺服神的能力。我们的心并不会因顺从规条而改变,但它透过神的能力和信就可得改变。
罗马书 6:8-11 我们若是与基督同死,就信必与他同活。9因为知道基督既从死里复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10他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他活是向神活着。11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罗马书 8:19-22 解释
所有的创造物都渴望神最终将其恢复到完美、和谐的状态。有一天神会这样做,所有的创造物都将从堕落的状态中释放出来,再次成为神最初设计的样子。那接受与基督同作王为奖赏的信徒,将接受他们同为后嗣或 “儿子” 的地位。但现在,不管我们经历了什么痛苦,都满怀希望地期待着那一天。...... -
诗篇23:1-3 解释
大卫认识到神的主权、祂的保护和引导,以及在群体敬拜宣告时祂的同在所带来的影响。...... -
出埃及记 36:31-34 解释
接下来要建的是帐幕中所使用的横杆/杠。做横杆/杠的计划是在出埃及记 26:26-29。...... -
出埃及记 24:1-3 解释
以色列的长老被召到耶和华面前敬拜。摩西重述了耶和华对百姓的典章,百姓也重复了他们顺服的承诺。...... -
出埃及记 4:10-12 解释
摩西的第四个异议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认为自己无法胜任神想让他做的事情。这一任务涉及一点言论,通常是在有权柄之人面前,比如法老和以色列长老们的面前。摩西引述了语言障碍的可能性。正是他对神胜过他语言问题之能力的错误观点导致他提出了这一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