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节注释中的经文以加粗字体来标注。

罗马书 9:1-5 解释

Verses covered in this passage:

  • 罗马书 9:1
  • 罗马书 9:2
  • 罗马书 9:3
  • 罗马书 9:4
  • 罗马书 9:5

在罗马书中,保罗一直在反驳与之竞争的犹太权威对他福音信息的毁谤性指控。保罗为以色列民族拒绝基督而深感悲哀。以色列是神所拣选的民族,保罗希望每一个以色列人都能相信基督。

保罗在 1-8 章谴责了与之竞争的犹太 “权威” 的毁谤之后,在 9-11 章花时间来解释以色列的现状,并回答了一个不同版本的毁谤性指控。在开始辩论之前,他先诉诸基督的权柄,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

罗马与之竞争的犹太 “权威” 主要是试图让外邦信徒遵循犹太人的律法,尤其是遵循他们自己对律法的解释。这就将外邦人置于他们的规条之下,因为是由他们决定谁当被定罪。

由此可见,与之竞争的犹太 “权威” 也会辩论说,如果律法不再适用,那么神就拒绝了犹太人。律法是神与以色列立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你按律法去行,我就祝福你”,正如申命记 30 章所示,这也是保罗在下一章所指向的经文。所以,与之竞争的犹太 “权威” 会说,如果律法被拒绝,那神与以色列的关系就被拒绝了。然而,在 1-5 节中,保罗清楚地表明,神并没有拒绝圣殿或犹太宗教活动的益处,只是它不能带来义。

保罗给罗马信徒之书信的整体主题是 “什么是义,如何得到义?” 与之竞争的犹太 “权威” 的清楚论点是:义,只能通过一种方式获取,那就是通过犹太人和律法。保罗的明确论点是:义,只能通过一种方式获取,那就是通过信心和耶稣的灵。

保罗自己也是以色列人,而且他因以色列民族拒绝基督就甚为忧愁,说,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是耶路撒冷的犹太领袖们要求将耶稣治死,而且当耶路撒冷的百姓有机会释放耶稣时,却要求将他治死,正如他们的领袖所愿 (马太福音 27:22)。

虽然有些以色列人相信耶稣,但在写这封书信时,福音正向外邦民族更加迅速地传播着。在罗马书 1:8,保罗说罗马基督徒的信心被全天下所谈论;相反,他不得不处理来自罗马的与之竞争的犹太 “权威” 的错误教导,因为他们扭曲了他的福音,且试图引导罗马信徒服在旧约律法之下。

在这封信中,保罗将信徒引向相信、顺服,圣灵和神的恩典,以及远离律法主义、规条和罪的奴役。令保罗忧伤的是,作为一个民族,以色列拒绝了基督,以致他希望自己与神的祝福隔绝,好为他的同胞预留机会,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他并不是说他要下到地狱,因为没有什么可以使信徒与称义——救恩隔绝。之后在 11 章,保罗使用了一个类比,就是从橄榄树上砍下枝子,好使野橄榄可以嫁接上去,意思是 (由于他们的悖逆) 犹太人被搁置,好使外邦人有机会。罗马书 11:22 说,“可见,神的恩慈和严厉向那跌倒的人是严厉的,向你是有恩慈的,只要你长久在他的恩慈里;不然,你也要被砍下来。” 保罗在解释,如果信徒犯罪,是有可能被砍下、不得神的恩慈/祝福的;同样,如果能够使以色列民族得以相信耶稣,保罗宁愿自己被搁置一边,脱离基督。

保罗的语言是夸张的,无论如何,意在传达他对以色列现状的悲伤,以及他和神都没有放弃以色列人的事实,尽管保罗事工的主要对象是针对外邦人。

神拣选以色列作祂的国和祂的民。在旧约中,祂释放以色列人脱离埃及的奴役,从此就作了他们的神,赐他们律法,应许,与他们立约,这约可追溯到民族之父亚伯拉罕。保罗解释了他自己的同胞所拥有的特殊机会,他们是以色列人;那儿子的名分、荣耀、诸约、律法、礼仪、应许都是他们的列祖就是他们的祖宗;按肉体说,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他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神。阿们但基督被以色列的领袖和百姓拒绝,自己的同胞与神隔绝使保罗忧伤。他们的整个历史都应当引导他们接受基督,但他们却拒绝了他。

然而,保罗非常清楚地表明,虽然以色列拒绝了神,但神并没有拒绝以色列。事实上,保罗将告诉我们,对以色列的所有应许都要应验,而且信靠耶稣的外邦人将在应验中扮演关键性角色。

罗马书 9:1-5 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2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3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4他们是以色列人;那儿子的名分、荣耀、诸约、律法、礼仪、应许都是他们的。5列祖就是他们的祖宗;按肉体说,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他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神。阿们!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罗马书 9:17-18 解释

    保罗用了旧约的另一个例子来表明神的主权。神兴起了法老,一个拒绝神的邪恶的异教君王,让他来统治为奴的以色列人。神使用了一个邪恶的人来显明,祂比当时已知世界中最伟大的君王更有能力。神是神,祂做祂所选择做的事。......
  • 马太福音 10:24-25 解释

    耶稣告诉他的门徒,他们不会比他大,但他们可以像他。这种像 (和他们的为大) 是通过与他同受苦而来。耶稣预言,他们会因跟随他而受虐待,就像他受虐待一样。......
  • 马太福音 9:18-26 解释

    耶稣又行了两个神迹。一位父亲来到耶稣面前,请求他使自己的女儿复活。当耶稣前往死去女儿家里的时候,另一位患十二年血漏的妇人,伸出手,默默地摸了耶稣的衣裳,并得了医治。耶稣转向他,肯定了她的价值和信心。当耶稣到达那位父亲家里时,遣散了众人,并使小女孩复活。......
  • 出埃及记 4:1-9 解释

    摩西的第三个异议涉及以色列人的不信。“他们若不相信我呢?” 似乎是问题的所在。耶和华以三个神迹作以回答。......
  • 传道书 5:13-17 解释

    源于积财的自我毁灭是可悲的。积财的人拒绝面对死亡的现实。这种邪恶伤害的不仅是积财者本身,也伤及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