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只有一种方式可得,就是藉着信。外邦人 (非犹太人) 虽然不寻求义,但藉着信仍可得着义。许多犹太人藉着遵循规条追求义,而非藉着信,因此他们无法找到义。
这些经文直接连于罗马书 1:16-17 的主题经文;义只源于一种方式,那就是藉着信,从始至终都是如此。义始于相信耶稣,这信使我们在神面前称义;只要相信,我们就成为了神的儿女。这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继续——每天凭信行事就给我们带来经历中/实践中的义。
在给罗马信徒的信中,这一反问句 “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 保罗已经问了四次 (4:1;6:1;8:31;9:14)。他在 30 节使用这一问题来回答一个潜在的反对意见,可能是由与之竞争的犹太 “权威” 所提出。保罗所回答的问题关注于犹太人和外邦信徒。那本来不追求义的外邦人反得了义,就是因信而得的义。外邦信徒是如何得着义的?保罗回答说,是藉着信,信主的外邦人就得着了神的义。
外邦人起初并不追求神的义,但神向外邦人显明自己 (10:20),而且他们相信了。因为他们相信,所以他们藉着信,在神面前成为义,于是就被收养进入神的家,拥有了神的义。在他们凭信行事时,他们就在日常生活中经历了义。虽然他们并不寻求义,但神却向他们启示了义。另一方面,犹太人追求律法的义,存心寻求在神面前的义。然而,犹太人是透过自己的行为寻求义,比如遵行宗教条例,而非藉着信。结果,他们并没有得着义,因为他们不凭着信心求,只凭着行为求。没有人可以达到神的标准,正如保罗在罗马书 3 章明确表明的一样。
在 31-33 节,保罗告诉罗马信徒,犹太人和外邦人必须都凭信称义。义指的是和谐和正确的生活,是按着神希望你所过的生活。这义与称义 (相信基督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 和成圣 (按神希望的方式,即和谐正确的生活) 联系在一起。保罗所指的义是称义和成圣,两者都是活出和谐、公义生活的必要因素。他告诉我们,犹太人试图藉着自己的行为达到这样的义,比如遵循宗教条例。在 33 节,保罗引用了旧约以赛亚书,明确地指出,对犹太人而言,耶稣是那绊脚石:“我在锡安放一块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信靠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 为要得着义,神要求人相信祂的儿子耶稣。对藉着律法追求义的犹太人而言,耶稣是绊脚石。他们跌在他之上,他是他们路上的拦阻,因为他们是藉着自己的行为追求义,而非藉着信。
罗马书 9:30-33 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那本来不追求义的外邦人反得了义,就是因信而得的义。 31但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义,反得不着律法的义。32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不凭着信心求,只凭着行为求;他们正跌在那绊脚石上。33就如经上所记:
我在锡安放一块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
信靠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加拉太书5:17-21 解释
肉体和圣灵不仅彼此对立,保罗在这里的描述很清楚地表明:他们是死敌。肉体的情欲和圣灵的意愿敌对,这些是彼此的直接对立。...... -
申命记1:26-33 解释
摩西继续叙述他们出埃及的历史。由于不信靠耶和华,以色列人违背了上去得那地为业的命令。他们拒绝得神所赐的为业。...... -
罗马书 14:10-12 解释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要向神负责。如果我们按基督里的自由行了任何伤害他人良心的事,这事就不值得做。不要轻看信心软弱的弟兄。我们个人的生活方式,或成或败,都会被神审判。...... -
罗马书 12:14-16 解释
因信靠神而有的和谐生活是祝福我们的仇敌;是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同情他人;是合一,不高举自己。若只为自己活,就违背了神对我们生命的设计,因我们被造是要与他人和睦相处。...... -
罗马书 8:23 解释
虽然信徒被赐予了圣灵的内住,但我们仍然在这个世界上挣扎。我们热切地等待神最终接纳/收养我们,那时祂完全将我们养成为儿女,并赐给我们新的身体,从罪和痛苦中释放出来。这就是荣耀救恩。“叹息” 一词表达了一种对解脱和恢复的深刻、强大、内在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