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节注释中的经文以加粗字体来标注。

罗马书 9:30-33 解释

Verses covered in this passage:

  • 罗马书 9:30
  • 罗马书 9:31
  • 罗马书 9:32
  • 罗马书 9:33

义只有一种方式可得,就是藉着信。外邦人 (非犹太人) 虽然不寻求义,但藉着信仍可得着义。许多犹太人藉着遵循规条追求义,而非藉着信,因此他们无法找到义。

这些经文直接连于罗马书 1:16-17 的主题经文;义只源于一种方式,那就是藉着信,从始至终都是如此。义始于相信耶稣,这信使我们在神面前称义;只要相信,我们就成为了神的儿女。这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继续——每天凭信行事就给我们带来经历中/实践中的义。

在给罗马信徒的信中,这一反问句 “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 保罗已经问了四次 (4:1;6:1;8:31;9:14)。他在 30 节使用这一问题来回答一个潜在的反对意见,可能是由与之竞争的犹太 “权威” 所提出。保罗所回答的问题关注于犹太人和外邦信徒。那本来不追求义的外邦人反得了义,就是因信而得的义。外邦信徒是如何得着义的?保罗回答说,是藉着信,信主的外邦人就得着了神的义。

外邦人起初并不追求神的义,但神向外邦人显明自己 (10:20),而且他们相信了。因为他们相信,所以他们藉着信,在神面前成为义,于是就被收养进入神的家,拥有了神的义。在他们凭信行事时,他们就在日常生活中经历了义。虽然他们并不寻求义,但神却向他们启示了义。另一方面,犹太人追求律法的义,存心寻求在神面前的义。然而,犹太人是透过自己的行为寻求义,比如遵行宗教条例,而非藉着信。结果,他们并没有得着义,因为他们不凭着信心求,只凭着行为求。没有人可以达到神的标准,正如保罗在罗马书 3 章明确表明的一样。

在 31-33 节,保罗告诉罗马信徒,犹太人和外邦人必须都凭信称义。义指的是和谐和正确的生活,是按着神希望你所过的生活。这义与称义 (相信基督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 和成圣 (按神希望的方式,即和谐正确的生活) 联系在一起。保罗所指的义是称义和成圣,两者都是活出和谐、公义生活的必要因素。他告诉我们,犹太人试图藉着自己的行为达到这样的义,比如遵循宗教条例。在 33 节,保罗引用了旧约以赛亚书,明确地指出,对犹太人而言,耶稣是那绊脚石:“我在锡安放一块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信靠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 为要得着义,神要求人相信祂的儿子耶稣。对藉着律法追求义的犹太人而言,耶稣是绊脚石。他们跌在他之上,他是他们路上的拦阻,因为他们是藉着自己的行为追求义,而非藉着信。

罗马书 9:30-33 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那本来不追求义的外邦人反得了义,就是因信而得的义。 31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义,反得不着律法的义。32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不凭着信心求,只凭着行为求;他们正跌在那绊脚石上。33就如经上所记:

我在锡安放一块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

信靠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加拉太书5:17-21 解释

    肉体和圣灵不仅彼此对立,保罗在这里的描述很清楚地表明:他们是死敌。肉体的情欲和圣灵的意愿敌对,这些是彼此的直接对立。......
  • 罗马书 15:17-19 解释

    神差派保罗来将福音带给外邦人,现在许多外邦人正在顺服神。保罗说,这是他因基督藉着他所成就的事、外邦人的顺服,以及圣灵藉着保罗的事工所行的神迹奇事而夸口的原因之一。......
  • 罗马书 2:17-21 解释

    保罗指出了那些教导律法,却不顺服律法之人的假冒为善。......
  • 出埃及记 33:1-6 解释

    第 33 章以耶和华命令摩西告诉百姓离开西奈山,开启他们应许之地的旅程作为开始。祂会藉着使者引导他们,并且确保他们胜利地攻取那地。当百姓听见耶和华不会在他们中间带领他们时,就去哀哭,不再妆戴首饰。......
  • 传道书 1:2 解释

    所罗门使用了一个神秘的比喻来介绍本书的目的:尝试和解人类对意义的追求以及他周围实际存在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