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人供养路得和拿俄米,路得就问,她是否可以去拾取麦穗,以便提供食物。
在士师记期间,以色列处于自治状态。律法是神赐下的,他们从自己人当中挑选士师审判官。但这要靠民众来强制遵守,没有中央政权。神的律法中涉及穷人的条例之一可以在耶和华晓谕摩西的利未记23:22里找到:
“在你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很明显,路得是知道这个规定的,因为她请求拿俄米,同意她使用这个条例,去田间拾取麦穗,说“容我往田间去,我蒙谁的恩,就在谁的身后拾取麦穗。”拿俄米同意了路得的请求,说“女儿啊,你只管去。” 所以她就去了,来到田间,在收割的人身后拾取麦穗;她恰巧到了以利米勒本族的人波阿斯那块田里,以利米勒是拿俄米的亡夫/拿俄米死去的丈夫。
鉴于神的手和主权这一首要主题,经文选择了一个这样的措辞,即路得恰巧来到波阿斯的那块田里,这一点很有趣。这个选择看起来是个真正的偶然,而神同时也在推进祂的主权之手。
这个故事介绍了波阿斯是拿俄米丈夫的亲族,是个大财主。波阿斯的富有,部分原因似乎是他对自己的事务很用心。他注意到路得在他的田里拾取麦穗。波阿斯问候他的仆人,说“愿耶和华与你们同在”。这显然是当时的正常问候方式,因为他的仆人把这样的问候回赠于他,反过来说“愿耶和华赐福与你。”很明显,在那个时代,以色列国与以色列的神有着清晰的联结,甚至体现在他们的日常对话中。
波阿斯问监管收割的仆人说:“那是谁家的女子?”我们并没有被告知,为什么波阿斯有兴趣想了解这位年轻的妇人。波阿斯也没有质疑她在自己田里拾取麦穗的权利。
我们被告知,村里的女人们都注意到拿俄米和路得回城。她们也已经传播了这个消息。监管收割的仆人回答说:“是那摩押女子,跟随拿俄米从摩押地回来的。”在路得提出了一个礼貌的请求后,说“请你容我跟着收割的人拾取打捆剩下的麦穗”,管事的仆人就许可她拾取麦穗。路得并没有要求,而是请求。在注意到她整个上午都在辛苦地做工后,他们允许她休息,并在屋子里坐一会儿。
经文:
路得记2:1-7
1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的亲族中,有一个人名叫波阿斯,是个大财主。2摩押女子路得对拿俄米说:“容我往田间去,我蒙谁的恩,就在谁的身后拾取麦穗。”拿俄米说:“女儿啊,你只管去。”3路得就去了,来到田间,在收割的人身后拾取麦穗。她恰巧到了以利米勒本族的人波阿斯那块田里。4波阿斯正从伯利恒来,对收割的人说:“愿耶和华与你们同在!”他们回答说:“愿耶和华赐福与你!”5波阿斯问监管收割的仆人说:“那是谁家的女子?”6监管收割的仆人回答说:“是那摩押女子,跟随拿俄米从摩押地回来的。7她说:‘请你容我跟着收割的人拾取打捆剩下的麦穗。’她从早晨直到如今,除了在屋子里坐一会儿,常在这里。”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什么是地狱?圣经中的 Hades 与 Tartarus 解释
地狱是圣经中最被误解的概念之一,部分原因归咎于翻译上含义的缺失。...... -
罗马书 15:4-6 解释
圣经被写下来,好让我们能够从中学习。圣经鼓励我们要在信中忍耐,使我们得盼望。神赐我们圣经的原因之一是为我们提供盼望。保罗的盼望是神也赐我们合一,好使我们可以荣耀祂。...... -
罗马书 13:6-7 解释
遵守法律意味着纳税。我们需要交付所欠于统管我们之人的东西,不论是金钱还是尊重。...... -
出埃及记 20:13 解释
第六条诫命禁止人以不道德的方式夺取他人性命。...... -
传道书 2:3-9 解释
所罗门在坚持智慧的同时,也追求享乐的顶峰和人们享受自我的不同方式,并反思自己无与伦比的成就和收获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