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节注释中的经文以加粗字体来标注。

马太福音 1:17 解释

总结了耶稣基督的家谱之后,马太解释说他将其分为三组,每组各为十四代。在犹太传统中,数字十四与大卫王相关。

 

这一家谱记录在福音书中没有明显的对应记载。

仔细观察马太从亚伯拉罕到弥赛亚基督的历代分段,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并非是按时间平均分配的。比如,亚伯拉罕大卫之间的十四代大约 1000 年,而从大卫作王到迁至巴比伦十四代大约是 800 年。从迁至巴比伦的时候基督十四代大约 600 年。

马太的目的显然不是要提及耶稣家谱中每一个人的名字,也不是要将其划分为相同的时间段。他的家谱记载是按着犹太历史中关键事件的重要性,以及确立耶稣身份的象征性含义来组织的。耶稣亚伯拉罕的子孙,是要祝福万国的。耶稣大卫的后代,是永不终止之国度的合法君王。耶稣是弥赛亚基督,来拯救、复兴和救赎他生活在被罪所掳中的百姓。自从迁至巴比伦以来,以色列民族就没有了统治的君王。现在弥赛亚基督已经来了,为要复兴这国度,但其方式并非人们所期待的。

为什么有三个十四代呢?

马太的划分有许多西方思想中几乎无法看到的意义。犹太文学并没有独特的符号来代表数字,比如我们文化中所使用的罗马数字或阿拉伯数字。相反,他们将具体的数值分配给他们字母表中的不同字母。这种做法叫做 “希伯来文字母代码”,是古犹太文化中的常见做法。

在马太福音基督家谱中的中心人物是大卫王。大卫的名字在希伯来文中由三个字母组成:“Dalet、Waw、Dalet”,这三个字母加起来的数值是十四 (四 + 六 + 四)。马太将其划分为三个十四代,强调了耶稣在明确的犹太背景下的大卫王血统。马太在向他的犹太听众强调,耶稣是大卫的后嗣,是犹太人合法的君王。

马太福音 1:17 这样,从亚伯拉罕大卫共有十四代;从大卫到迁至巴比伦的时候也有十四代;从迁至巴比伦的时候到基督又有十四代。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罗马书 1:8-10 解释

    罗马信徒的信心被整个世界所谈论;保罗为他们的信心感谢神,不断地为他们祷告;他还没有见过这些信徒,但期待与之谋面。......
  • 逾越节的起源 解释

    广义上说,逾越节唤起了以色列的整个故事,包括他们在约瑟的保护下搬迁到埃及,以色列人的繁荣,法老的众凶残法令,摩西出生,他在法老王宫的兴起,燃烧的荆棘,十灾,以色列离开时掠夺埃及,以及红海神迹性的分开。......
  • 罗马书 7:1-3 解释

    保罗告诉在罗马的信徒,就像寡妇不再受她亡夫婚约的约束一样,基督徒也不再受律法之约的约束。......
  • 罗马书 6:15-16 解释

    保罗驳斥了错误的观念,即他赞同基督徒过罪恶的生活。神总是会赦免我们的罪;我们犯罪不能超过祂的恩典。虽然神总会赦免我们的罪,但我们不应当将其视为犯罪的好处,因为罪恶地生活依然有可怕的后果。......
  • 出埃及记 23:10-13 解释

    耶和华扩展了安息日的概念,纳入了安息年。以色列人要努力地遵守安息日,也要遵守安息年,并且他们也被严重警告,不可提及他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