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节注释中的经文以加粗字体来标注。

马太福音 9:14-15 解释

Verses covered in this passage:

  • 马太福音 9:14
  • 马太福音 9:15

施洗约翰的门徒来到耶稣面前,问他为什么他的门徒不禁食 (像他们和法利赛人那样)。耶稣用一则比喻回答他们,解释说,新郎还与他们一起的时候,新郎的朋友禁食是不合宜的。这是庆祝的时间。但是,一旦他离开,禁食的日子就来到了。

 

这一事件的对应记载是在马可福音 2:18-20 和路加福音 5:33-35。

马太告诉我们,耶稣回应法利赛人的挑战之后,施洗约翰的门徒来见耶稣约翰是耶稣的表兄弟,他的事工最初是在犹大的旷野,耶路撒冷城的东北部,靠近约旦河。他过着一种粗犷的生活,与禁欲团体爱色尼人非常相似。爱色尼人在库姆兰约旦河谷的荒野地区有一个旷野修道院,库姆兰就是 20 世纪 40 年代发现死海古卷的地方。

约翰可能隶属于爱色尼人。他是一个禁欲主义者,这意味着他过着一种严格的自我否定的生活。他吃蝗虫野蜜作食物,穿骆驼毛作衣服 (马太福音 3:4)。约翰传道,为人施洗,呼吁他们 “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马太福音 3:2)。许多人前来受他的洗,有些人跟随他为门徒。马太上次提及约翰时,告诉我们,当耶稣在旷野度过四十昼夜禁食之时,他已经被下到监里 (很可能是被耶路撒冷的撒都该人,马太福音 4:12)。现在约翰的门徒来到加利利,可能是因为他们要远离耶路撒冷的仇敌而搬至这里。

约翰的门徒耶稣,“我们和法利赛人常常禁食,你的门徒倒不禁食,这是为什么呢?

禁食被视为是义人的行为,其目的是要放弃次要的好处 (比如食物),为要更亲近最大的好处 (神)。在犹太人的文化中,人们普遍认为,如果一个人禁食,他就是义人;如果一个人是义人,他就会禁食。这些假设的对立面也被接受,即如果一个人不禁食,他就是不义;如果一个人不义,他就不会禁食。

他们的问题在某些方面与法利赛人刚刚在马太家里问耶稣门徒的问题相似 (马太福音 9:11)。两个问题都在挑战耶稣和他门徒的行为举止,这些行为不符合犹太地区宗教遵行者的义行文化标准。

约翰的门徒问问题的语气并不清楚。他们可能是以谦卑的好奇心来到耶稣面前,也或许是嫉妒之心。它可能与与之反对的法利赛人在接近耶稣门徒时所用的自义的定罪语气不同,也或许比较相似。

如果约翰的门徒以诚实的好奇之心前来,他们就是在寻求调解一个显然的矛盾。本质上,他们是在问他,“义人 (像我们和法利赛人) 禁食,我们相信你和你的门徒是义人,但你的门徒倒不禁食。可以请你向我们解释一下吗?” 这一观点可以从观察耶稣对他们的回应上得到支持,他的回应比他对法利赛人的回应温和。

另一方面,约翰的门徒可能与法利赛人一样,是因为自义的嫉妒而这一问题:“我们 [义人] 和法利赛人 [被认为是义人] 常常禁食,你的门徒 [可能延伸至你,你自己耶稣] 倒不禁食,这是为什么呢?” 换言之,“你若如此之义,为什么你不像我们一样,行义人之举呢?” 如果这实际上就是他们问问题的语气,那我们就可以合理地推测以下情形,即法利赛人无法在耶稣的门徒内部播下怀疑的种子后,就来到约翰的门徒面前,并成功地在他们当中种下足够的怀疑,来挑战耶稣。

如果他们的提实际上是具对抗性的,那耶稣对他们较温和的回应可以解释为是他对约翰的尊重,并且意识到他是在对被操纵的人讲话。

无论是哪一种情形,耶稣用比喻对他们说,“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陪伴之人岂能哀恸呢?” 这一反问句的答案是,“不能。新郎与他们同在时,新郎的朋友不能哀恸。” 新郎是充满幸福的人,正在庆祝一段欢乐时光。为了庆祝,新郎有朋友围绕,在婚礼的筵席上陪伴他。这些陪伴之人新郎一同庆祝,以示对他的尊敬。新郎的宾客要是说,“我们已经将这个时刻选为禁食之时了”,这是不合宜的。在这个比喻中,耶稣新郎,他的门徒陪伴之人,他们在一起庆祝。因此,他们正在与他欢欢喜喜地设宴,不禁食,不挂哀恸的脸。

耶稣继续说:“但日子将到,新郎要离开他们,那时候他们就要禁食。” 耶稣的门徒会有禁食时候,但耶稣告诉约翰的门徒,不是现在。那时候将到,当耶稣离开他们,不再和他们一起之时。离开一词要么暗指他的十字架和死,要么更可能是暗指他的升天。当耶稣身体上不再与他的门徒同在时,那时候他的跟随者就要禁食了。

马太福音 9:14-15 那时,约翰的门徒来见耶稣,说:“我们和法利赛人常常禁食,你的门徒倒不禁食,这是为什么呢?”15耶稣对他们说:“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陪伴之人岂能哀恸呢?但日子将到,新郎要离开他们,那时候他们就要禁食。”




查看其它解经注释:

  • 传道书 2:3-9 解释

    所罗门在坚持智慧的同时,也追求享乐的顶峰和人们享受自我的不同方式,并反思自己无与伦比的成就和收获的经验。......
  • 马太福音 7:24-27 解释

    耶稣继续他有关审判之日的思想,对比了两种人和他们的选择。那将他的教导放在心上的人,就好比一个人,建造一幢能够抵御即将到来之风暴的房子;那不将他的教导放在心上的人,就好比一个人,建造了一幢被即将到来之风暴冲毁的房子。......
  • 加拉太书4:21-27 解释

    保罗以旧约做比喻,以实玛利代表了遵循规条的奴役,以撒代表了属灵上的自由和神子的身份。......
  • 罗马书 4:6-8 解释

    神视信徒在祂面前为义,而不考虑他们的罪,这是神的祝福。藉着相信神,我们的罪被遮盖,不再阻碍我们成为神家中的一员。......
  • 出埃及记 24:1-3 解释

    以色列的长老被召到耶和华面前敬拜。摩西重述了耶和华对百姓的典章,百姓也重复了他们顺服的承诺。......